信息化的普及,本意是让人们的交往减少障碍,获取的资讯更多,没想到却导致了意料之外的信息孤岛。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网络世界里,而缺乏了对外界的感知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是社群动物,以前住在农村的人都会记得,那时候整个村子的人差不多都认识,邻里之间也往往相处亲密,每到傍晚吃过晚饭,左邻右舍便聚在一起聊天儿、畅谈,家长里短。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高楼大厦,防盗门一关,住了一辈子可能连邻居叫什么,是男是女都不知道。手机的普及更加加重了这一状况,已经严重到连同在屋檐下的亲人之间,都懒得面对面用语言交流。
近几年无人化也受到很多资本的青睐,无人驾驶的汽车,无人超市,无人工厂......似乎把人去掉了,是一种科技进步的象征,可是这种科技进步,是挤占了人的权利之后所造成的。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将来的无人化更加普及。
可是如果我们反思一下,科技到底应该是为谁服务的?等将来各行各业都无人化的时候,那么,人,又该去哪里呢?会不会在若干年以后,连人都成为多余的?过度的无人化必将严重压缩绝大部分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空间,无人化的工厂抢占了工人的劳动权,无人化的汽车让司机没有饭吃,无人化的超市也让最基础的劳动技能失去价值。
最终只会让资本获得最大利益,这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讲,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啥都无人,看似比以往方便,但人与人之间生活化的沟通怎么办呢?大家彼此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戒备心越来越重,没有人情味儿,没有基础信任......恐怕以后想找个人唠唠嗑、聊聊天都得花钱买服务。
无人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替代人去完成一些危险的工作,或者是完成人力所不及的工作,例如灾难救援、外星探索、以及战争等等。有可能对人体生命造成威胁的地方才应该是无人化的发展方向,而不是现在这样打造无人超市,无人汽车,无人餐厅,无人工厂......这些和民生息息相关的东西。当这种无人化科技完全可以替代人类的时候,人类文明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讲,恐怕都不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