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我们的饮食,比较关键的原则之一就是吃在当季,反季莫吃。
春夏秋三季,长什么吃什么;冬季吃贮藏的。这是传统的摄食习惯。它蕴含了很深刻的道理:咱们白天做工作,晚上休息。一年四季也是这样:春夏要劳作,秋天要收获,冬天要享受。这个享受不是挥霍,而是安闲的享受秋天带来的收获和成果。
比如:春天的生菜、小萝卜,它长起来的时候你再去吃,如果没有长起来,比正常成熟期提前一个月的不要去吃。因为整个地气还没有起来,地气起来了,这些小萝卜、小生菜长起来之后,就证明阳气起来了,可以去吃了。你吃了之后,带动你身体的肝气、阳气往上走。如果它没有起来,证明你身体的阳气也没有起来。
什么时候气真正升起来呢?北方来说,当柳絮、杨花飘的时候,是阳气真正起来了。
到了冬天,《黄帝内经》讲:“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若已有得,就是说你已经得到了,没有必要再去奔忙,应该修养。冬天三个月最适合人们修养,应该藏起来。如果这个时候吃一些反季节的食物容易错误的引导我们的气机,使气机出现紊乱。所以冬天尽量不要吃很新鲜的东西,青翠的东西,寒凉的东西,都是忌讳的。
而且反季节生长的食物,生长环境是在人为小环境,不是自然大气候。生长本身先天不足,桃不是桃味、黄瓜不是黄瓜味的道理就在这里。很多家长都认为,应该给孩子冬天买一个反季西瓜尝尝鲜。平时这个季节几十年前是吃不到的,现在能吃到了,想着是个好东西。结果吃完拉肚子。
这就违反了自然规律!就像春天吃梨一样,梨是肃降的,往下走,是清肺的。可春天是生发的季节,如果这时间你去吃梨,它会抑制这种生发的气机,对身体没有好处。西瓜是夏季消暑的食物,冬天本就寒冷,再吃这些寒凉的食物,体质弱的人就会受不了。
不要以自己的小聪明去违反大自然的规律。老子道德经为什么讲无为而治?无为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无为是把人自己小聪明产生的有为去掉,那些有为都是违反自然的。把这些东西砍掉之后,去顺从整个大自然,整个大环境,顺从自然的季节规律给你带来的东西。各种蔬菜到了它该成熟的时候,跟你自己身体的气相合,就可以去吃。早了吃也不好,晚了吃也不好。这个就是吃在当季、反季莫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