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它是西医的一个名词。在中医当中,实际上免疫力也就是身体抵御外邪的一个功能。
黄帝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它的内涵非常深。“正气存内”的含义有好多个层次,今天就来学习最浅显的、最通俗易懂的一个层次。
我们知道,当一个邪气想来到身体里面,首先你的门是要给他打开的,他才能进来,进来了以后他得住下来,这个时候身体里面需要给他提供一些条件,他才可能在身体里呆着。不然的话,他是待不住的,你身体就会把他给赶走。或者说如果门都不给他打开的情况下,他肯定进都进不来。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当邪气能进来的时候,一定是你让他乘虚而入了,他才能够进来,所以我们要思考怎样把我们这扇门守住,让这些邪气不能从这些门儿进到身体里面。这是提升免疫力、防止邪气的一个核心因素。
古代打仗,攻城的时候先攻城门:古代城池一般有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四个门;门上面还有一些守卫的士兵,把边防筑起来。身体里面也有这样三扇门:前面一道门,后面一道门,左边一道门,右边一道门。
后面这道门叫太阳经,主气化功能,是保证我们身体不受邪的一个重要因素;正面叫阳明经;两侧叫少阳经。邪气进来都是通过这三阳进来。
1. 太阳经,整个是在我们的后背上,它最容易感受寒邪。
经过这个夏天,很多人体内都积攒了不同程度的寒邪。为啥呢?因为夏天的时候大家都比较贪凉。现在的夏天跟以前的夏天已经不一样了,古时候夏天是没有空调的,现在人夏天基本上就是天天呆在空调房里面。在外面时带着一身汗,一进空调房,毛孔闭住那个邪气就被关在身体里面, 所以现在大部分人是长期处于一个风寒在表的情况。
在身体能量变虚的时候,寒气就趁机慢慢往身体里面走,就容易引发很多重大的疾病。这就是从一个外感病如何最后形成内伤病的一个过程。
邪气进来的时候都是从表面上先进去,然后一层一层往里走,最后走到脏腑,走到骨头的深层次,一层一层去侵蚀身体。 而且大部分人自身并不知道,因为他不一定会表现为鼻塞流鼻涕。
2. 第二个就是正面的阳明经,阳明经容易淤堵。
如果阳明经的运化不好,就是如果脾胃运化不好,就容易导致脾湿,然后就是肠道有积滞。我们现在人都吃的太好了,营养一般是超负荷的、过剩的,而且过剩的东西大多是肉类蛋白质,主食摄入很多时候相对不足,长期吃的东西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不停的工作,就会造成脾胃淤滞。
大家可以按一按肚子,感觉哪里疼、有结、有条索,或者是感觉那儿按的特别硬,特别难受,或者是肚子特别大、松松软软的……这些都是这一条经脉积滞的问题。
3. 还有一个是两边的少阳经,在我们的腋下。
这里实际上不太容易直接受邪。但是现在人压力比较大,情绪不好,就容易导致邪气从背上进来,肝胆的疏泄能力不畅,然后这两边就会堵上。两边的少阳经跟我们的情绪状态、压力状态等各方面都是有密切关系的。
三条经之间他们又是相互联系的。少阳经的淤堵会影响阳明经脾胃的运化;太阳经的寒气会影响阳明经脾胃的通降。所以只要一条经堵上了,剩下两条经就很容易出问题。一旦这三条经脉不通畅了以后,那就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为防守不严,这些坏人进来的门儿被打开了。
驻守城门的这些士兵,可以把它看成是我们中医所讲的阳气。阳气者为外而为固也,意思就是这个士兵就是在门口去打仗的。现在这些经脉都堵的情况下,士兵的战斗力是不行的,所以有邪气的时候,他挡不住,邪气进来了以后也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
明白了这些,就很容易理解我们贯穿始终的原则了:就是不管对方是打你头、打你身体、打你背、打你腹部、打你脑袋,什么最重要? 身体强壮,经脉通透最重要!
不管打哪儿,你都不会受到严重伤害。不管他是寒湿、还是暑湿、还是燥湿、还是单纯的寒……邪气来了之后,你都可以通过通畅经脉、强壮体魄的办法把它赶出去。
也就是说我们无论是告诉你养生建议或者健身和无余的方法,还是给你食疗的方法,都是着眼于打通经脉,让气血始终顺流,不管什么邪来都能有一定的抵抗力。这就跳出了伤寒温病之争,应对也会更加灵活。
说了这么多,大家最关心的妙招来啦:
1. 开通阳明经的一个动作:健胃高抬腿。吃饱饭吃撑的时候感觉胃不舒服,去做这个动作,就会感觉到把脾胃各方面打开了,有人还会有打嗝现象。如果做这个动作没有感觉,说明堵的不只是这一条经脉,还有其他经脉堵了,导致这条经脉不通畅。
2. 第二个动作,利胆侧步走。上举的同时腿向两边抬起来,脚尖要朝前。
3. 最后一个开太阳经:双够。把两只手举起来,下身的时候用右手去摸左脚脚踝,左手摸右脚脚踝。
4. 无余手法按摩的穴位,一个是后溪穴,可以直接通太阳经、通督脉的,平常容易腰不舒服的朋友们可以去尝试多按。
5. 还有一个万能的穴位,合谷穴。它实际上是以阳明经为主。这个穴位功能很多,平常容易觉得恶心、头晕、胃胀、大便不好都可以按,容易晕车也可以按。这是一个很万能的穴位。这个穴位按下去了以后,里面可能还有一些结节,要把这些结节点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