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我也是有点担忧的:南北差异,孩子们是否能适应,我又能否照顾好他们?到达民宿,看到俩娃迫不及待的奔向秋千,雀跃地荡来荡去,我悬着的心便落地了一大半。孩子对快乐的感知,不受地域阻隔,也无需漫长适应。
有序的营期生活开始了,虽然他头三天跟我住酒店,但每天都坚持准点到达民宿参加晨练,虽然他一看我就耷拉着脑袋凑到我跟前喊:妈妈,我好累。但再累他都不落下每一次的集体活动。
在逐渐适应了营期生活后,他主动提出不住酒店了,和大家一起住民宿。我内心窃喜,这可是他第一次主动不跟家里人睡,说明他是真的喜欢上夏令营,完全融入这儿了。“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份独立与勇敢,便于这片自由天地赋予他力量。
在这里,哥哥的变化一天比一天明显。以前他特别怕脏,手沾点灰、衣服溅点水,马上就想擦干净;现在呢,直接用手和泥巴、造砖、垒窑,满手是泥也不在乎。鞋子裤子湿了,他打趣到:“没事儿,晒一会儿就干了!” 这才像个小孩儿嘛——身上带着点土味儿,怎么开心怎么来,不用总想着要干净、要精致。
原图 下载
在这里,哥哥有太多新奇的体验:玩泥巴、做砖、垒窑、拔草、玉米地长跑、荡绳、拔河、打水杖、晚上露天电影...每一样都像打开了他新世界的小窗户,让他在笑声里、汗水里感受到了童年最鲜活的模样。
在这里,他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赵昆昊、曹皓轩、唐一诺、洪正楠...回家后还时不时念叨起他们,据说他们还相约明年暑假再来夏令营。小孩儿之间的友情,就是这么简单又实在,特别纯粹。
20天的营期生活短暂又珍贵。当我在高铁站接到哥哥时,我看到了他眼里的不舍和眷念,一路上沉默不语,静静的看着窗外。
他是否在想起榆树林下的秋千,或是在回忆和小伙伴们打水杖的那个下午,还是在想起玄武合唱的那首《亲爱的旅人》?看着他沉默的侧脸,我忽然发觉,这个黏着我的小小孩,竟在这个夏天悄悄长大了。
或许,2025年的这个夏天,会成为他未来非常珍贵的一段回忆。就像我总会想起,在大院里的夏夜,与小伙伴们躺在竹床上,头顶是漫天繁星,我们凑在一起与星星说着悄悄话...
原图 下载
我们都需要一些美好而珍贵的记忆,那些闪光的瞬间,会像一颗颗糖,串起我们漫长的人生。在成年后的疲惫、忧虑与压力里,只要想起这些甜,便能多一份轻松和快乐。
最后要特别表白下魏先生,第一次为了孩子专门请假,接力我陪伴哥哥,并为哥哥制作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这几天看着儿子的背影,忽然发现小家伙的肩膀更宽厚了,腰板更直了...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这个夏天的经历,不只是一场短暂的玩乐,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愿他在未来的每一天,带着这份勇敢、独立与热爱,慢慢探索世界,从容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