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的激情未褪,生活的秩序依旧在线。尽管比赛耗去不少力气,宿舍里却不见丝毫潦草:物品摆得整整齐齐,孩子们用认真的整理告诉我们,“身心互养”从不是空谈——在奔跑中释放的活力,需要在规整中沉淀为心性的笃定,一动一静,都是成长的注脚。
午后的部落时光,是协作与自在的温柔交响。分工做泥砖的小团队里,你递水来我铲土,泥土在默契配合中慢慢成型;捏泥球的小手沾满泥浆,笑声却比阳光更透亮。小卖部的“小掌柜”们有模有样地招呼客人,在一来一往中学会沟通与担当;更有伙伴围坐玩泥巴、拼玩具,无拘无束的快乐里,藏着天性最本真的舒展。我们强调“顺天性而育”,这份不被打扰的自在,正是感官与心灵的双重滋养,让孩子们在与同伴、与自然的互动中,触摸到纯粹的喜悦。
夕阳斜照时,部落练歌的歌声轻轻漫开,稚嫩的嗓音里裹着集体的温暖;而经脉拉伸后登场的“铁人三项”,则将一天的活力推向高潮。独木桥上的小心翼翼,是平衡感与专注力的试炼;翻墙时的矫健,彰显着活力;荡绳子跃过泥坑的瞬间,溅起的泥水混着欢呼,是勇气对胆怯的超越。我们相信,“身心的强大,源于对挑战的接纳”,从拉伸时的舒缓,到挑战中的突破,孩子们在身体的极限里,读懂了“坚持”的分量,也在伙伴的喝彩中,感受到了“集体”的温度。这一天的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灌着一颗更坚韧、更舒展的心灵,让成长在奔跑与协作、挑战与欢笑中,自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