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觉得最大特点就是打个比喻把孩子从笼子里放出来你们觉得呢想想是不是?我记得廊坊夏令营第1次办的时候头两天我们把孩子放在园里,没怎么太管,爹妈不干了,为什么项目安排的这么松散?大多数孩子从家庭社会教育压力当中释放到园里,很多孩子都呆呆傻傻。其实这个过程从笼子到野外,有一个适应过程,初期两天应该尽量无为而治,这个你能体会到吗?理解到吗?这才是高明之处,给孩子留白,真的没毛病吧?急急匆匆给孩子安排满了这夏令营每天的生活,我感觉不好,你的安排是你的安排,不是孩子的生活。很多爹妈都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不懂得留白的你就别来了。难道必须看着我们天天给孩子安排的满满当当的,你才会心的一笑?这样的家长认知层次太低。
第2个家长反应比较多的, 说孩子的运动量太少了,这是跟之前几期夏令营比较。咱们让孩子过来,并不是单纯的体育训练营,或者是军训营,这个你们能理解吗?我们的目的是激发活力,释放天性,锻炼只是一部分。而不是让你的孩子苦哈哈地接受魔鬼化训练,你以为你天天加强锻炼,你经脉能开吗?只要把孩子投入自然户外的环境,让孩子抱团,去干有意义的事情,彻底改变之前呆静傻的生活方式,孩子的经脉才能慢慢打开,而不是靠盲目的训练。这个明白吗?那些希望孩子从早到晚不停的训练,强壮体魄,以为只有这样刻苦锻炼才能成功的,好好想想吧。我们也不希望把孩子训练成军训课只知道遵守纪律的木头人。本来学校就很束缚孩子,你再来个军训,孩子什么时候可以撒欢啊?没有时间了。
第3个问题,有人反映,孩子吃零食太多,看手机太多。我觉得这些不可以强制去除,但要适当引导,这种事情你断绝不了,只能拿出更好的东西,慢慢的去减少它是垃圾食品和玩手机的事情。断然拒绝对孩子有反面作用,这个你们能想到吗?孩子适当玩手机未必是坏事,你离开手机能活吗?反正我都活不了了。怎么有些爹妈就完全接受不了孩子用手机?完全接受不了孩子吃垃圾食品呢?孩子从小不玩手机,长大了怎么样适应社会?我们果园的孩子不完全禁止手机,同时你会发现,给他们更多的户外活动体验,更多的劳动,更多的到自然环境中去参与,他天然的就不玩手机了。而不是这些都没有,你就剥夺了他玩手机的权利,这一下他傻了,不知道干啥了,然后就跳楼了,对不对。现在我家孩子有什么疑问,都让她到手机上问豆包,他通过刷手机的历史剧和历史短视频,又知道了很多历史知识,所以说我们要与时俱进,手机已经跟我们密切相关,跟孩子密切相关。我还是那句话,放开孩子吧,你闪开它就长大了。不要这个不要,那个不要,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这个不可,那个不可,我通过这几期夏令营,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比你想象的强大,孩子长不好都是爹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