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拉伸时,孩子们专注的眼神里透着对身体的觉知,这正是“身心同频”的日常实践。食材采购小组背着清单穿梭市场,比价时的认真劲儿、选菜时的商量声,藏着生活教育的密码——在柴米油盐里学会规划,在分工协作中懂得担当。午后的部落营地早已烟火升腾,辅导员与孩子们蹲在泥地里造砖,手掌沾着泥印却笑得开怀;烧烤摊前,白虎部落的鸡排滋滋冒油,朱雀部落的鱼豆腐香气勾人,青龙部落的铁锅炖咕嘟作响,孩子们算钱时的机智、推销时的腼腆,都是“在生活里长本事”的生动注脚。小卖部前此起彼伏的叫卖,与不远处水枪滋出的彩虹,把营地酿成了一幅热热闹闹的成长画卷。
部落活动的妙处,正在于让孩子们在多元体验里长出“弹性”。当烧烤摊主认真记着账目,水枪玩家在一旁肆意欢笑,两种状态的自在切换,恰是“张弛有度”育儿观的写照——成长不必时刻紧绷,会担当也会享乐,才是完整的生命力。接力赛的哨声一响,孩子们如离弦之箭,交接棒时的眼神交汇里,藏着团队的默契;拔河绳被拉得笔直,红绸带左右摇摆间,吼出的是“不松手”的倔强。汗水浸透衣衫,却浇不灭眼里的光,这股劲头,正是得明所珍视的“阳刚之气”——不是蛮力,而是为团队拼到底的热血。
暮色温柔,回望这一天的赛场与烟火,每个瞬间都在诠释得明育儿的核心:成长从不是刻意“教”出来的,而是在奔跑中学会坚韧,在叫卖中懂得沟通,在拔河时明白协作。越野赛的终点线、烧烤摊的推销、拔河绳的震颤,都是孩子们触摸世界的方式。当他们带着一身疲惫却亮晶晶的眼睛分享见闻时,那些关于努力、合作、责任的感悟,早已悄悄住进心里。这便是得明夏令营的意义——让孩子在真实的体验里,长出自己的筋骨与心性,活成舒展而有力量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