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自然美、蒲公英、耀武/一校:阳子/二校:红袖
那咱们接着来讲《道德经》,上次讲到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今天从第四十四开始讲,大家看一下。
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初步来看,这句话说什么呢?互相比较,哪个更重要,然后又说“甚爱必大费”,就说你有所爱在外、喜欢什么、执着什么、关注什么,你就耗费精神,在这个事上你就要拿出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等等,去投入到这里。
“多藏必厚亡”,你这个积攒的东西越多,到时候一下都丢了,或者是你积攒的过程中,身体里就不断地被掏空,大概是说的这么个意思。
分清主次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就很明了,我们可以推测一下,名与身,名利和身,哪个对你来说更亲呢?“身”其实就是身体健康,能活着,那名利和健康哪个更重要啊?大家都知道是身体,但很多人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失去健康,让身体变得越来越差, 不能自己停下来。
在领导岗位、做买卖或者当老师天天说,停不下来。两个原因,一个他不想停,没有这个勇气,退一步海阔天空,他退不了,在那个位置上不愿下来,所以说每天受这个事的煎熬。比如说,他这个每天接触电脑,能拿一份很优厚的工资,每天电脑都伤他,但是他舍弃不了,在某种工作场合,每天都有酒局,让他戒酒,远离酒局,可能吗?不可能。只有完全离开那个环境才有可能避免这个,或者甘愿让别人说他,领导不器重他,才能避免身体进一步损伤,这个对大多数人都是避免不了的,就是他没有一点点舍弃的精神。
我们说这个舍弃,从心理、行动上都要适当地放手,抓着很累,又不能改变现状,那只能放一下,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做买卖挣了点钱了,把身体搭进去了,心脏不行了,糖尿病了,胃吃坏了,他也知道要休息、要锻炼、要娱乐,但是由于俗物缠身,他做不到。像开店一样,每天开店都有房租有进项,你让这个店闲上几天,他受不了,他觉得房租都白白浪费了。
还有人可能工作十来年了,一直是一种工作方式,那么一种工作方式是必然耗用你的身体某一方面的精神体力,比如刷盘子,那久而久之不断的动手,就耗费手。还有这个打官司,耗费一部分脑细胞,另一部分脑细胞就始终沉睡,久而久之这部分耗损得非常严重,那么其他的就浪费掉。就像你吃一种吃惯了,最后能吃吐了,为什么呢?太单一了。因为我们的生活工作也是,如果过于单一,每天都是这个东西,那么这个东西整久了就伤自己,就像那坐办公室的,天天坐对着电脑,也不活动,每天就费眼,颈椎腰椎不好,很多人都意识不到,意识到又改变不了。这个就是自己从内心没有真正认识到,也没有勇气去改变,所以他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
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它都有规律的。如果说你不符合这个规律,不符合天道,那么最后受伤的是你:早早得病,亚健康,身体变得很差。
每个人都能说出来,在名利面前,身体更重要,但是每一个人都没有好好珍惜自己身体的健康,这是第一,自己不能很好地去有勇气摆正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由于整个的社会大环境,造成你无处可逃,比如说你稍微往下哧溜,工资下来了,工资下来房贷怎么还啊?子女教育问题怎么解决啊?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买,买不起了,捉襟见肘,逼迫着大家不得已,必须维持这种伤害自己身体的这种生活工作方式。那换换工作,换工作可能还不如这份工作呢!你要歇,一歇歇在家里一蹲,父母能干吗?你的对象能干吗?还是你的孩子能干?还是你能干?谁都不能。
所以说大家好的日子可能就上学的时候,尤其大学那段快乐的时光,从此人生就不自由了。没有家的时候受到工作束缚,有了家了又受到家庭的束缚,到老了又受到子女的束缚,一辈子就这样了。
有的人觉得也有些自由啊,我可以想去哪就能去哪,大家想想你可能吗?有自己固定的时间吗?其实大家生活的和这个宠养的鸡,圈养的猪,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你自我做主的范围、程度非常有限!一是社会大潮推着走,二是整个家庭推着你走,三是由于你思维的惯性推着你走,完全挣脱不了,改变不了,也没有勇气改变,那只能这样。
如果身体一旦出现不调,这个不调就朝越来越严重方向发展,最后塌陷,要了你的命。
“身与货孰多”,一个道理。货:货物、金钱财物、身外的东西。健康与财物谁多谁少啊?还是身,名、货都是身外之物?身最重要,希望大家不要等到自己进了医院需要化疗、放疗的时候,再想到这个问题。那时候名利,有的人还抓着呢,但是开始舍钱了,拼命地舍钱,那个时候舍钱,想换回健康已经不可能了,似比登天。
“得与亡孰病”,这句话和前面感觉稍微有点出入,“病”:不对、失调、不正常。得和亡哪个不对呀?就是你身外的东西,获得了很多东西和失去了很多东西,到底哪个不对呢,或者也可以说外在得到的,亡是身体里面精华失掉了,这个到底哪个是有问题?总之这三个“孰”都是在说: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大家要认真考虑。
量力而行
下面这个老子点明主题了:“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人用心一辈子办成的事情,往往是最耗他心血、心力的事情,对他伤害最大。比如他最爱的人,对他伤害最大,他搞古玩,古玩对他伤害最大,他搞养殖,养殖对他伤害最大,很多人一夜白了头做这些事情。比如说我搞中医,中医对我伤害最大。
反复在说任何事情你过于关心,它一定是对你最有损害的。比如我看病,如果说我不是特别在意这个病人,只是按照我这个医学常识和医疗过程给他看病,往往对我没有太多的伤害。反而是我觉得要稍微用心在乎一些的,包括认识时间长的或者有些疑难杂症,我想去用心去治的,回头我感觉对我伤害很大,身体上会有反应。
所以《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还有“天若有情,天亦老”。你做一件事情,尤其是你干本行工作不能太动心,因为每天做,每天动心,你心脏嘭嘭的,人是受不了的。我做一个大夫,我只能说是根据我的一些水平,按照我的医学思路给大家看病,同时尽量地不要过多地去把这种感情投入到个别病人身上,否则我肯定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两层意思:第一个在你做这些事情,不要求全求大求完美,求无限,挣了一块想挣两块,挣两块想挣三块,永远没有止境,这个是不行的。“知止”大家都知道,这个没啥可多讲的,大家到处都可以看到“知止”。但是问题出来了,那“知止”我干什么呢?要有奔头啊,挣钱挣了一千万还要挣两千万,如果只局限一千万,那估计他一下就没什么奔头了,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啊,大家有这个感觉吗?比如一个家庭很好的,子女很有钱,就知止吧,那孩子不用挣钱了,或者说爹妈也不用再创业了,抱着这点钱花吧。那他就会发现了人生没有太多乐趣了,没有充实感了,不往前奔,没有充实感,这个大家有感觉吗?让你维持现状你干吗?我觉得觉大多数人都不会干,人就像水一样,就需要不断的奔涌向前,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每天要生生不已,要不断地更新,不断新陈代谢,你要他停下来可能吗?这是不可能的,有些人停下来,越停越萎靡,连点心气都没有了,你说这事还怎么办呢,有些人挣钱,越挣钱越精神,神采奕奕的,这个要辨证法了。
“知止”,以这种形式,再往前进,就要危险了,以单一一种形式往前进是危险的,这个时候要“知止”,之后换另一种形式继续前进,这叫生生。什么意思呢?就像人走路一样,你左脚迈完了之后,左脚要知止了,开始迈右脚,右脚迈完了之后又要知止了,再回头迈左脚,那么这就叫知止和创新要结合。人永远不要停下来,就像太阳永远都要东升西落一样,你让太阳停下来,可能吗?让所有世界静止下来可能吗?都不可能,所以大家千万千万不要陷到知止的绝对论上。那你活着干啥呀,每天都重复一样的,都知止了,每月就能开一千块钱了,每天的日子就这样过,很多人为什么生活很优厚,他整来整去最后抑郁了,就是前面没有路可走了。他虽然目前条件不错,但是人是有奔头的,突然一个人没有了奔头,他没办法活下去了。就像同样告诉你那天要死一样,你说可怕吗?你天天掂记那天要死。
所以说人要有生机,同时生机要不断地改换形式。因为日月交替,白天黑夜交替,左脚右脚交替,中国这个阴阳很了不起,告诉人们,不断地换形式,进来出去,进来出去,这个干腻了就干那个,那个干腻了就回来干这个,在一种形式下要知道知止。因为物极必反,他所说的物极必反,就是一种形式,持续定型下去,就走向反面,那么没有等他走向反面时候,你换另一种形式。
比如你干工作,干一段时间很累,就搞搞副业,正好领导也不想重用你了,这个时候你自己放松放松,养得白胖白胖的,干点别的。过了几年,风水轮流转,换领导了,又重新提拔你,这时候正好你精神饱满又回来工作。那么如果说你这几年不得志还拼命的在工作上要表现又怎么样的,喝凉水都塞牙了,你还要在工作上孜孜以求,这个就不知止了。同样事业搞好了,感觉很疲乏,就要调养下身体了,拿出一两年,两三年修理下自己的身体,顾顾家。顾完家了觉得又没啥意思了在工作上再顾一顾。
脑力劳动时间长了,搞搞体力劳动,体劳动时间长了,搞搞脑力劳动。大家待腻了出去转悠转悠再回来,不断地阴阳来回,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体力一脑力,一形象思维一逻辑思维,一哭一笑的,折腾来折腾去,你就越来越旺。
修行也一样,不要一门心思天天想修行,最后都成神精病了,修行来修行去,修行一段时间觉得进步不了停下来,要知止了,过一过正常人的生活。体会一下,放松一下,安逸一下。过一段时间,感觉又有新的体悟了,又到修行的道路上实践实践。
打坐也一样,打两下坐,一看打不住就别打了,你天天跟打坐玩命能行吗?最后走火入魔了,打坐不了,赶紧知止,干点别的去。好多人都是这样,搞得你一点生机都没有了,练修行的,讲学佛学道的学儒的,最后整来整去的,还不如外边街头小混混,有精神有体力了,那你成啥了?整天痴迷呆傻,跟别人一谈就基督耶稣、我佛、西方极乐,那你生活有快乐吗?有幸福吗?你脸上洋溢着喜悦吗?还是你身体锻炼得很好啊?有很健壮的肌肉啊?每天精力用不完啊?可能你都走向反面了。为什么呢?就因为你太执着。太执着名相,修佛修道修儒,各个宗教,都让人思想上获得自由,并不是说你抱一个佛就获得自由。
就像我前些日子给那个学生讲一样,天天谈佛,全都名相一大堆,那就相当于你抱一个佛压在你胸口一样,大家比你的佛像大还是我的佛像大。我的佛像是如来佛,你那是什么佛?结果我说,无一例外,都拿着那个佛像狠狠地压在自己胸口,喘不上气了。
为什么始终给大家讲那个臧谷牧羊那个道理呢?人要获得心灵上的解放,无所执着。你觉得你这个参禅打坐是修,那那些企业家那些精英人士,在每做一个决断,每用一个人的时候,他不是在修吗?他不是全力以赴,聚精会神吗?一样的道理。所以修行不在口头上,不在你读了多少书,用了多少工夫,你名头有多大,会背多少本经书,都不在,就在于你内心。你的心是否能跟天地相合,了解天地,了解你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不要外在的被名利所累。
我是老师,我要为人师表,我要一本正经,那你还能唱歌吗?你可能连唱歌,吼两个嗓子的勇气都没有。
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个是形式上的。人要有生机,这个非常重要,可以长久,不断变换,阴阳办事。你要问问自己内心真正需要什么。但是有一点,大家记住,由于你长期的不调,你不调的气场压住了你的这个想法,有时候你都呼唤不出来。有很多人想唱歌,后来压住唱不了了,后来你再让他唱,唱不出来了,发音都不对了。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这个啥意思啊?就是说真正的大道呀,越大的东西越可能跟小的东西相反。比如说一个人,每天都爱说会说,关于鸡毛狗碎的东西,每天嘴就不闲,这叫会说吗?真正会说你要说到点子上,大部分时间不说。那老子就说了,真正会说的,不轻易说话,说话就有份量,说这个意思。
“大成若缺”,什么叫成啊?成功了这个事,完满解决这个事,就像缺了一块似的。为什么缺了一块啊?缺了一块正好是阴。
说过“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一个房子,挖了两个洞,当窗户。对外人来看,这个房子就有缺,缺在哪啊?那里怎么没有填上呢?
就像房地产批了一块地,建房子,建了好几间。都不愿意建绿地,房子建得越多,买得钱越多嘛。但是这个绿地对于整个建筑环境,以后的人们生活来说是至关重要。那有的就建得很好,比如说一块绿地,别人能盖五栋,他只盖了三栋,剩下一块是绿地,那么这就是大成若缺。外行就说了,这不浪费吗?这地方怎么不盖呢?实际之所以他大成就因为他不盖了两处房子,变成了绿地。
就像大家这个知识,不要把所有的知识都化成钱,有的人说你明明可以把这个知识化成一百万,为什么只化成二十万呢?剩下八十万藏在知识里面,这就是大成若缺。
现在这个商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最后损害了整个商业行为。实际他能干一百分,你一定要留出余地来。满了就伤了,伤了整个的商业环境和相应的人。像现在房地产一样,把老百姓的钱全都掏空,用来建房。那么几十年的气血精华,全都化成房子了,这个是非常失策的。那导致接下来这个经济长期不振。气血都耗完了,精华都出来了!
就像一个阳痿的病人一样,失精的病人一样,之前做得太过了。那你说他还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吗?不可能。
所以一定要攒着,一点点地放,千万不能竭泽而渔。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你不竭泽而渔,这个鱼有一万尾,你每次比如只捕捞一千尾,那么“其用不弊”, 你永远地可以有鱼吃。古人打猎,他就秋季打猎,春季不打。让这个猎物繁衍生息。周易里面讲过,它围三边放一边,并不是全都合围。那放的一边能跑多少就跑多少,围三边,打下那些老弱病残的,不识数的。这都是古人的智慧。现在你看还是吗?老少通吃了。古人就知道可持续发展,春天长而勿杀,为什么都秋后问斩,春天不斩人?也是一个道理。古人充分懂得生灭之间的关系,生杀之间的关系。现在都不懂了。
“大盈若冲”,冲,冲虚。我讲过冲,一团气冲,稳稳地冲到另一团气里面去。就像一个河流,它的支流冲入到它的主流里一样。那这个冲,一团气,氤氲变化的。你往蒸气里面吹一口气,产生一种冲和的状态,这个叫冲。你也可以直接理解成虚,大盈若虚,真正的饱满充盈了,盈满了,像里面啥都没有一样,才能取用不穷。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口井,这个井之所以能维持,里面不断有水,是因为它有不断地有地下的水脉渗水过来。这个就像没有一样,你看不到别的水,就看到这井水里面有点水,但是你不断用这个井,这个水也不绝。它从四面八方汇集来水,保持这个井水不穷,其用不穷。
“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也是这个道理。
“大直若曲”,真正的直,不能完全强直,强直之后他就没有去再有这种张力了,弯曲之后还会有力量变成更直。
“大巧若拙”,也是这个道理,什么意思?比如说你整一个雕像,尤其那些摆件,玉制的玉雕,有的很多人下了很大功夫,刀刻的痕迹非常多,但是这个只是一个技法问题。真正地要体现这个艺术品的灵魂、气韵、神韵来,你只要知道几种道理,简单几笔。比如说你刻需要一万刀,他可能只需要几千刀就可以了。看着很古朴,你看古代那些出土的一些东西,看着很古朴,但是符合大道,非常完美。
跟大家说下,这个辨别文物真假,其实很简单,因为古人他们的思想境界、艺术造诣,远远高于现代人,就连仿制品和自创的那些,如果说你艺术欣赏水平在那的话,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有没有神韵,有没有气韵,你拿着手上一看还看不出来吗?很多我一眼都能看出来这个东西就完全没审美,艺术造诣很差,包括很多字画一样,都是这样。你完全无法去模拟古人所创造出来的那种艺术境界。那托这一条,你对古玩的鉴赏,就会有很大的帮助,没有必要去了解、看。你就当一个博物学家一样,看过所有的作品。搞古玩鉴赏,必须有相当的审美水准,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捷径。如果他艺术造诣没在那,他不论如何精雕细刻,他也雕不出那个神韵来。反而你寥寥几笔,画画一样,写字一样,寥寥几笔,就把那个劲带出来了。那外行人来看,唉哟,你怎么才用这几笔啊?
就像大夫扎针一样,现在很多那个扎针灸,把身体差不多扎成个刺猬,到处排针、扎针,为什么呢?他在显示自己多用功,多努力,都给你扎那么多针了。实际,好的大夫其实就是几针的事,有时候就是一针的事,那病人不了解啊,你扎一针,一针都收多少钱呢?他扎五六针,人家多卖力气啊,你才扎一针。你说这个可笑吗?这没有办法。所以说,在大道面前,下士闻道,大笑之,还侮辱它。其实道理很简单,但是呢,你不能说得太简单,说得太简单没人信啊。一定要说得复杂一些,就像开方用药一样,开几味药和开十几味药,你觉得哪个更有效呢?普通人都会认为开多了有效。
“大辩若讷”,啥叫“大辩若讷”?刚才讲了,口若悬河的不一定真的会说,真会说的点到为止,意犹未尽,抓住关键。
“静胜躁,寒胜热”,什么叫“静盛躁”?比如说喋喋不休说得再多,不如一默,他在那儿咋话不说,反而你觉得他可怕,不知道他底细,不知道他里头藏多少货。你都表达出来的话就暴露了,这是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静可以养真,真中能够除躁动。你天天躁动,那慢慢地气血就伤得越来越厉害,这时候应该静养。就像很多人运动,拼命运动,上岁数了怕自己衰老身体不行,天天跑,越跑身体越差,最后就跑完了。啥意思啊?他就不懂得什么叫“静胜躁”。其实你应该适当地安养,安养之中给气血、精气、五脏六腑一个安定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它慢慢地在里面就能养过来。就像汉朝修养生息,不能再动了。
课后问答
1、静为躁君?
对没错,一定要知道“静”的力量。你在那里安静地呆着,无为的状态,你的气血自己在那儿运转、休憩、充盈、饱满、健壮起来。人家自己知道该干啥,大家记住,你不要去干涉它、骚扰它、麻烦它,天天不让它闲着。一定时期内啥也不做让它自己去修养生息。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要知道你身体里有一套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恢复的功能。你只要不干扰它、不干涉它、不掣肘就行了。这就静胜躁。寒胜热也是这个意思。躁和热都是代表能量积攒到一定程度自然的表现。
“静”和“寒”都是在默默无闻地储备这种能量,像石油一样,石油和煤默默无闻地在地下储备了那么多年,外在来看都是静和寒的,那么它里面在不断地酝酿、变化、积攒、等待,到了一定程度了,人类来了,大家发掘出来,才实现了现在的石油时代,也就是石油文明。这个就是需要大家长期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后才能开花。
“清净为天下正”,啥意思啊?清净自然,让石油、煤静静地产生,看看大家有没有问题?咱们休息五分钟。
2、请问泉眼源源不断,用之不竭是不是气场比较强呢?人体有没有如泉眼一样的地方?如干细胞?
这个跟大家讲过,人是多个空间共同促成的这么一个个体。只不过目前我们在这个空间看到的只是我们能够看到的。那么他在各个空间都有体现,你到了什么空间就能看到人是一种什么现象。所以说宇宙自然都是统一一体的,从来没有割裂过,它是一种什么形式产生运动的?就是从里面,最里面的往外推,像喷泉一样向外喷涌,它每喷一阶段就是一个空间,各个空间之间相互联系。大家知道石头剪子布吧,石头可以砸碎剪子,剪子可以把布剪开,布回头又包住石头,形成了一个循环。
就像我们不断地向里探求一样,探求来探求去就发现如环无端,没有尽头,又回到原点。所有这些万象共同促成了现在你认为的这个事物,像咱们讲过卷心菜一样,卷心菜你剥来剥去,剥到最后一无所有,但是它又不是一个卷心菜了,所有的卷心菜的叶子共同构成了这个事物,而我们像一个虫子一样,比如你在第二层,那么你看到的就是第二层的卷心菜,那么你会自然而然地认为第二层就是卷心菜,实际卷心菜向外还有,向内还有,如果说你是一个虫子从外面一直吃到里面,你想找到卷心菜到底是什么,那么你吃吃吃,吃到最里面那个芯的时候,那个芯是卷心菜么?不是,你经历的所有过程才是卷心菜。这个一气周流,喷泉理论在每一片叶子上面都有体现,同时这个喷泉理论又从卷心菜最里面向外喷,一层层递进,构成了整个的我们的世界。一花一世界,一个道理。
3、四十五章讲的可否这样理解,一旦执于内心对成、盈、直、巧、辩、、、的成见,就会产生不必要的妄想,引发了不自然的反映,从而离真理越来越远,甚至为了一个小道理争论不休,迷失在小智当中。
这个它在说什么呢?“大成若缺”这一块和所有这些东西,都在说大家容易忽视的东西。因为老子看到了隐藏在你们觉得日用伦常背后的东西来支撑这种有用,所以他举出了大成若缺,缺了一块,那一块才真正的是维持这个用的关键。
就像一个勺子一样,勺真正起作用的是什么呢?是勺子盛汤这个部分,因为这个盛汤你才能喝,但勺它有把,为什么有把啊?因为有了这个把你才能拿着去舀汤,但是这个把它不会去盛汤。
就像刚才讲的这个房地产一样,有了绿地才能住户感到满意,生活舒服,但是这个绿地不能住人。
就像一个城市的发展一样,规划也一样,要留出缺的这一块的东西。留出空气、阳光、留出水出来。
就像为什么一下雨北京就堵啊?好多大城市就淹了,就是人们没有注重这个缺,他觉得这个不重要。但是一旦出现意外就知道什么了。
就像这个长江黄河,为什么不断地被占用河道啊?就是觉得湿地、滩涂没什么用,给它改造成居民区,工厂,不是更好吗?结果违背了自然规律,一发水,这个水没有地方去走,去泄洪,那你怎么办?就像你的动脉硬化一样,你这个动脉没有很好的弹性了,血管开始淤积,当然是打比喻了,那么你里面的血流会越来越不畅。
你老失败,老失败其实你是不断地成长,没有必要过分地指责,你失败过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失败,各个方面都失败过那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小智慧只看到有用的一面,就像勺子一样,你要勺子把有什么用啊,那勺子把又不盛汤。就像一个公司,科研,你搞科研有什么用啊,你又卖不上一件东西,也挣不着钱。这种事情充斥在人们当中,像员工要玩一样,玩什么玩啊,活都没干好呢就玩?他不知道玩之后员工身体会更健康,心灵会更愉悦,会给你创造更多的价值,会留在你的公司更稳定。就像给员工放假一样,都是这个道理。你伺候好了员工,员工才能为你工作,很简单的嘛。为什么有些公司老走人,道理就是他并没有真正想留下员工,没想把员工的身心搞好,光顾着赚钱了。结果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公司流动性非常大,人员管理非常难办,人才流失严重。啥叫人才流失?糖尿病,糖不能被身体很好地吸收,结果都流失掉了。那你吃多少糖,引进多少人才有什么用啊,一个也留不下。
4、好多IT公司的流动性大,因为老加班。
对啊,IT公司流动性大,如此一种奔忙的状态,每个人都身心疲惫,老板身心疲惫,员工身心疲惫,整个公司身心疲惫,不长命,现在哪有长命的公司啊,四五年的算长的了,一般两三年就完了。
5、清静这个可以展开来说吗?清静感觉好难。
当然好难了,一锅热水你让它清净下来可能吗?不可能,突然让你完全清净,那我估计你也完了。你不断地去寻找动态的平衡,让自己能够动态地清净,慢慢地让水温往下降,你可能需要一辈子去努力来完成这件事情。把自己的愿望、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释放出来,你就能清净了。没有说压着你能清净,压死了,首先要扳倒心中的大石,去除心中的结聚,让自己舒服下来,你才能安稳下来。那个时候你才能谈清净,清净毕竟不是一句嘴上空谈。
大家要记住,《道德经》上所讲的,其实就是这点事情,应用在日用伦常,要体现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你人生的指导,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定要看到地下的部分,隐藏的部分,再跟地上的部分结合。如果只知道地下部分不用,也不行,因为你不是圣人,没有达到完美的境地。那么作为一个俗人来说,既要用地下也要用地上,要有绿地也要有房,不能全是绿地,全是绿地那你住哪儿。不能完全静,完全寒,那你拿啥来取暖。所以说大家要记住。
《道德经》你什么都可以忽略,建议大家一定要记住阴阳,任何事情都是阴阳,脑力体力、在家出去、左脚右脚,干任何事情,玩和工作,手和嘴,你光干活了不会说也不行,那你都做了一句话也不说那你怎么交流啊?光会说也不行,也要做,少乏嘴。总之不要执于左也不要执于右,当然也不要完全执于中,该左就左该右就右,左左右右,前前后后,上上下下,总之不要在一边干得太多了,太足了,把其他的都忽视了。就像不要天天猫着腰干活,方向都看不着。猫着腰干活,抬起头来,伸伸懒腰,看看方向,抽口烟,喝杯茶,再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