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们内经一直在强调,所有的脏腑后面加一个气字,还有这个气变、气聚、气散、气上、气下,无非就是在说人身的这一团气它的表现形式和所处的状态,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气的核心,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内经》、《伤寒》这两本书都是本着气的运化规律,从而展开到理论和临床。大家可以仔细的思考这个话对不对,大家可以想一下,我们经常说的气上、气下,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感觉,你们可以把这个气换做一个云,天空中的云彩,朵朵白云,这朵白云,想象它进入我们的身体,在胸腹之间有层层的白云,尤其胸中有白云之气存在,那么这个云彩的变化随着你的性情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很好的来理解,就像《内经》上说了一句话,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那么上焦如雾就是雾气,和这个云气是相似的。
我记得杜甫年轻的时候登泰山,写的“岱宗夫如何”,其中有句话,荡胸生层云,荡涤胸中生出片片层云,胸中生出层云,这个我们可以互相参照,虽然是一个想象,其实也揭示了这胸中有白云之气,云蒸霞蔚,这种气象大家可以这样来理解。这胸中之气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发怒时气的状态
如果一个人发怒的时候胸中的云彩是如何变化呢?
我们通过云彩来代替,这样我们能更好的从有形来解释无形的气的状态变化,胸中的云彩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观,我们发怒,怒气冲天,这时候云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大家可以开动脑筋想一想,我从有形让你去理解无形,然后你再把有形抛开,你对无形整个的概念,就有一个了解并且能够在自己的脑子中运用,咱们就达到了从形界进入气界的目的,也就是这个门你就进来了,如果说始终停留在形界就是形体之界,那么你不会跨过这个门,你就不会认识整个气的变化,我们气学中医就没有办法再讲下去了。
大家回答了,有的说变成了地震云,云气在翻滚,涌动翻腾,从悠悠白云变成放射状物,膨胀俯冲,黑而涌动,腾然而上,云彩会变成疾风暴雨。大家说的都非常不错,其实在我们心胸当中,当你发怒的时候,你的这个胸中云气也就是这样变化的。你再把云拿掉,这个胸中之气就是这样变化的。你看《内经》里面有话是这样来说的,一个人发怒肝举目张,肝气举,眼睛暴突出来,这里面这个气就是涌动膨胀,腾然而上的翻腾涌动,
所以说我们把云来比喻这个气,就能很好的由有形入无形,大家都要来运用这种思考方式,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由于我们无法体会这个气,尤其是初期没有一点功底的话,那只能借身边的一些事物和自身一些特点,从我们熟悉的地方入手,去理解我们不熟悉的,其实天地万物道理都是一样的,你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观天象地,法则日月星辰,这些东西它们的运行规律和它们成的象去揣测和比拟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悲伤时气的状态
大家再想象一下,一个人悲伤了这个云会呈现一个什么样的情景?一个人悲伤的时候胸中的云彩会是怎么样?如果想象的方式大家不会运用的话,气学中医几乎不能学下去,大不了是看一个热闹,你要想真正进这个门这种想象的能力必须有,也就是我们对《内经》、《伤寒论》,必须用这种思考方式去进入,没有其他的办法。
你看大家是这样来回答的,低沉厚沉凝重,黑暗阴霾欲雨,悲的气象,由白变黑暗欲下雨,沉降而散,大家基本从气学的规律来进行描述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用这种方式不断的去理解气,那么气就慢慢的向你走近。古人说的,不是道远人,而是人远道。你不往道上想,那么你永远不可能接近道。只有不断的往道上想,它才会离你越来越近。所以我们必须往气上想,气才会离你越来越近。初期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气的概念,就像人从小不用脚走路一样,那么他也不会用脚走路,这个脚走路都是慢慢培养的。大家对气的理解真正能够运用自如,没有三五年的功夫是不行的,这像一个人在病床上躺久了,走起路来不习惯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他的腿萎缩了,用进废退嘛,用则进,废则退,如果大家不经常用气学这种方式去思考,那么慢慢就衰退了,你就不会用这种思考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