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得明健身
得明理疗
得明生态园
[切换]      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首页 分享 客服 刷新

首页 >> 公众号
小调 2019/8/12
收藏 0 78 9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也就是说这两个时候是人整个生命最灿烂的时候,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太阳日立中天,快到这个时候了。三七所谓的肾气平均,应理解为肾气充盈饱满,平均分配,肾气很足,周行分布于全身,应该是最足的时候。二七天癸至之后,到三七肾气充盛,真牙生长极,体现了人的肾气充盈,牙齿生得非常坚固而且饱满,真牙生而长极。跟大家说一下,牙齿通肾,大家都知道,牙齿为什么通肾,是由于肾气主骨,牙齿是骨露出来的一部分,所以说牙齿通骨,骨通肾。

为什么牙齿、骨和肾,气是一致的呢?牙齿,骨骼和肾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必然联系?我简略的来讲一下,因为肾是闭气所化,所谓闭气就是封藏之气,紧闭之气,骨干之气,这股气整个藏在肾中向外发越,变成了骨骼(骨骼藏在里面很坚硬,这都是闭气的代表)支撑整个身体,是骨干是精髓(骨中藏髓)。牙齿也有这样的性质(牙齿坚固),所以说牙齿、骨和肾气机是一致的,这样来理解,不要从形体上从其它方面来理解,直接从气机的道理上来理解。

接着往下来讲“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提到筋骨,这个筋骨包括筋和骨,这些都是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生机所在,精华所在,一个筋一个骨,他没说皮没说肉,可以证明筋和骨更是根本,首先先长骨,再长筋,然后外面附以肉,最外面裹以皮,则一个人的基本形态就出来了,所以说这里面仍然强调根本性的东西筋和骨,是坚强而充实的。发长极,发通肾,是肾气之余,肾气之华在头顶上表现出来。我们黄种人,发是黑色的,西方人发是有色的,黄种人凡是头发黑的,他的肾气相对来说更厉害,用发长极来表示肾气充盈到了极至。

女子四七二十八,这个时候肾气达到了她的顶点,筋骨坚发长极,代表所有的根本的东西发展到了顶峰,身体盛壮,这个时候才强调身体盛壮,由筋骨和发来体现肾气的充盈,肝肾的充盈,从而才能有身体的盛壮。大家不要搞混了,古人行文都有他的目的,简短的三段话把整个人的当时的生理状态说得淋漓尽致,也就是说我们的所有的好时光都是在三十岁以前(身体方面)。

那么接下去五七,“五七三十五,从二十八到三十五岁这个阶段,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大家一定要仔细来理解原文,为什么他要用阳明脉衰来表示人体的由盛而衰的起点,什么是阳明?我们不是经常说六经,而且要说六经的开合,开合枢,三阴三阳开合枢,这是怎么回事?首先要搞明白什么叫做六经,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厥阴阳明,这些词本意是什么,要表达哪种气态?这个大家首先要明白,你才能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建构的其它理论。

所谓阳明,就是阳气隆盛,昌明在外,一派文明,也可以这样来理解,这阳气昌盛,光明在外,少阳是阳气刚升,所以叫少阳,由少阳而转阳明,就已经昌盛到了极点,就像乾卦一样,三阳已经充满。那么什么叫太阳呢?阳气衰老叫太阳,太是老的意思,少阳是震,阳明是乾卦,太阳是艮,这个是一条路线。太阳主开,因为他内气已空,阳气开浮在外,这叫太阳。所以说阳明脉衰,阳明就代表阳气的鼎盛,开始往下走,所以说用阳明来表示气由盛转衰这个节点,他这个不仅是在说一个阳明脉的问题,也是在说明气态的问题,因为阳明胃经上冲于面,所以我们读伤寒知道“寒气淤迫在阳明经,翕翕然面赤”(人的脸涨得通红)由于寒气逼在阳明脉上,阳气气机不展,淤而发赤,发热,所以说脸涨的通红,这个时候要解阳明寒淤,使热气外达,也就是说通过这一条我们知道,阳明脉是上蒸于面,阳明脉要衰了,则气不能充养面部,就使得面始焦,就开始枯了,脸开始有皱纹,面部没有原先那么光鲜。

女的上了三十之后,有人就戏称是黄脸婆啦,五七三十五,都是由于阳明脉衰,气机不能营养面部,导致面部开始衰老。女的变黄脸婆跟肝经也有很大关系,这也跟大家说一下,尤其两边长雀斑的,一般都是肝气郁滞。发始堕,你看,四七发长极,这个时候发始堕,开始掉头发了,一梳头掉了好多头发,那么这个表示阳明脉衰的时候,下面的肾气顶不上来了,先天肾气也开始衰竭,也就说五七三十五,女子三十五由盛转衰。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快来说两句~

登录可留言

相关 查看更多>>
孩子总是反复鼻炎?肺胃肝是根源欣语
大千读书会——神奇的人体全息,手指和面相里藏着的秘密欣语
它是与感冒关系最密切的一条经脉,平时做好养护很关键欣语
大千老师谈月子病的健身建议小调
得明健身学员月总结选登(20)小调
大千老师讲月子病的注意事项小调
大千老师讲《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之女子三七、四七、五七 https://dmjs.info/m/dv_topic/view.asp?id=379146&innerflag=1&t=1732459566
公司简介 得明健身 业务范围 联系我们
津ICP备19006513号-1 晋ICP备2024040393号-1 冀ICP备170124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