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得明健身
得明理疗
得明生态园
请截图保存相册后,微信扫一扫咨询客服
     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首页 分享 客服 刷新

首页 >> 公众号
高真 2019/5/1
收藏 0 20 0
道德经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食税,啥叫食税呢?就是征税征的多,强征暴敛,还有上面老折腾,这个都难治。

为什么老子要这样说呢?那么大家要学会取类比象的方法,整个社会就是身体,身体就是社会。当对身体看不明白的时候,你去看社会;当社会看不明白的时候你去看身体。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其实很简单,以其上食税之多,就是说的一个国家嘛,收税太多了,强征暴敛,老百姓的钱都被搜刮过去了,为上面所用。要老百姓有钱,这个国家才有钱。如果国家把钱都征上去了,老百姓没有钱了,那么这个国家就难以维继了,所以叫藏富于民。

那同样,我们身体也是这样。啥食税之多呀?就说你这个人的欲望太多了,欲望太多你干的事毕竟是耗能的,欲望是耗能的。能量从哪里来啊,就从全身来调。老百姓是哪儿啊,你不能说是肾。老百姓全身各处都在。源源不断的被调到你想要的欲望的地方。比如说看电视、打游戏,出去穷奢极欲,声光电啊,长时间的做事啦,累了还做啊,不断的这个行房,喝酒,所有的欲望。这个欲望必然是需要你体内不断的产生能量来维持,本身你的能量就那么多,你不断地调。刚开始可能很简单就能供给,发现身体供给不了了,就会抽调你身体的潜能,搜肠刮肚,不断地透支自己。

前阵子我看谁发的一个微博转载,一个三十六、七岁的高学历的,他就信奉要年轻的时候对得起自己。怎么对得起自己呢,就是趁年轻不断的透支自己,让自己做更多的事,那最后导致身体无以为继,空虚,得了癌症,挣扎了1年还是2年,用尽各种办法。他就非常聪明,不信这个放疗、化疗,做了一次,就不做了,改为传统方式治疗。当然是按摩啊、原始点啊,诸如此类的,针灸啊、艾灸啊,反正能采用的都采用了,他在网上不断的发布个案。看着一下下的、一步步的衰落、病重,最后死了。那么这个就是由于你之前过于透支严重,导致身体失调。失调之后,又不知道如何调整,进入恶性循环,导致你的失调变得越来越失调,从而使你精气的散失的速度远远大于生成,整个气场就乱了。

那么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节能。你生成精气的速度大于耗散,你就不断地往上走,反之往下走。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不断地抽调资源,为饥所用。你们想想你们是不是每天都在不断透支自己,抽调自己的资源。身体不断地发信号了,老百姓不断发信号,告诉你不行啦,受不了啦。但你置若罔闻,不听。仍然强征暴敛,不断地耗。

比如说,现在你困了,但是你以食税之多,要听大千老师讲课,强打精神在这儿听,那么这个就违反自然了。眼睛也给你发信号了,眼睛涩;脑子也给你发信号了,犯困、糊涂。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比如说去陪领导,很累了,不愿意动。但是领导说,走,干什么干什么,类似这样。比如晚上跟自己爱人同房,你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但是又要照顾对方的情绪;或者由于自己的念头,动了色欲,底下不行了,但是又动了色欲,强行行房,导致调动潜能。做完了,发现感觉身体很累,腰像抽空了一样,腿里面好像也空了,第二天又很累。还有编程,不断地编程,眼睛又干又涩又累,难受,还在那里编,特别难受,一天两天都这样。这些都是在不断的透支自己,消耗自己的潜能。

就像老子讲的:“以其食税之多,是以饥”。谁饥啊,民饥。这在身体上是什么呢,民饥,就是你的身体变差,没有储备,储备都让你在平常一点一滴用光了。

什么叫养生啊?你们看那养生的,养生就是养精气神,就是节用。你节用了,自然的、慢慢的这个所有的能量就浸润到,或者说藏纳到你身体的各个细胞里,并且它会化成精华储存在里面,这个人就会有很多储藏的能量。人有这些能量之后,人就会有更好的生命活力。脸色呀、精神状态呀、体力呀、脑力呀,各方面就处在一种充盈的状态,这个你就是能量储备足。

为什么大家这么劳累、疲惫、记忆力变差、脑子不好使,重要的原因就是能量变少了,生命能量变少了。这种生命能量都是靠我们平时一点一滴地去积累,日积月累攒出来的。那别人攒了5年啦,攒出那点东西,你想通过几天锻造出来、打造出来、制造出来,那是不可能的。



查看得明学习引导>>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全部评论
1楼 402568290hua
比喻太形象了真是振聋发聩
2021/7/9 11:07:47 0 回复

登录可留言

相关 查看更多>>
重塑肉身,逆天改命——得明健身第20期基础班招生开始了欣语
大千老师讲食物气味相合,饮食也是药欣语
孩子总是反复鼻炎?肺胃肝是根源欣语
大千老师讲精气神(下)高真
疏而不失——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76)高真
大千老师讲精气神(上)高真
民之饥——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77)上 https://dmjs.info/m/dv_topic/view.asp?id=325389&t=1745897865
津ICP备19006513号-1 晋ICP备2024040393号-1 冀ICP备170124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