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师能解释一下心肾不交吗?
师:你是怎么理解心肾不交的呢?
生:火不下行,水不上浸?
师:还用五行来解释呢?
生:我有个同事,几乎每个月都要口腔溃疡,火大的很,同时她又很容易拉肚子,是不是心肾不交呢?
师:不是不能用五行解释,而是如果老这样解释,很多层面的东西不好说出来的。对吧,我们说过,只停留在五行上,总感觉隔靴搔痒,终隔一层。
生:我明白了老师,气的观念还没建立起来。
生2:本来应该是一团和气,一气周流,口腔起溃疡也可能是气郁在上面。
师:大家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对体会中医之道,有非常大的帮助。
生:上面口腔溃疡,下面容易拉肚,但手脚不凉,说话大声。
师:你说的是气浮在上,里面虚了。
生2:中间虚了,也转不动了。
生:恩,气浮在上,可是不显虚相。底气足,她一打电话隔着两个房间都能听到。
师:现在病人资料不全,易拉肚子无非两个原因,一是里虚,二是有寒或湿邪在里。
生:湿应该是肯定有的,她爱出湿疹。以前是全身痒,后来是手脚。她去看口腔溃疡,大夫给她开了牛黄解毒片 。她吃了一次就拉肚子。湖南人,以前爱吃辣子油腻。
师:有时看着人很壮,但里面已开始虚了,迟早会暴露出来。这就是外强中干的那种人。还有,如果脾胃有湿气流连,也会不断拉肚子。牛黄解毒片,大家说,这种治法对吗?
生:见火治火,大夫是这个思路。
师:一般是这个思路。
生:那怎样的治法对呢?
师:从气团角度来考虑,为什么气浮呢?
生:气浮所以里虚,可否这样理解?而且她是周期性溃疡,很经常。里虚所以气浮,倒过来也说的通。
师:溃疡面在哪里呢?
生:这次是在腮帮子里面,有时候也长在牙龈上。我同事就是这个性格,要强热情,还有点性急和完美主义,能张罗,跟我刚好相反。
师:从她的性格和生活中体会她的气团。有可能是郁火上浮,看一下舌片即明了。总之对于这种长期口溃的人,不能吃牛黄解毒。
生:郁火上浮和气浮是怎么造成的?
生2:气总往上调,上面气多了,郁了。
师:怎么来形容这个现象呢?问个问题,为什么人一急就爱上火呢?
生2:一着急,气就跑上面去了。上面气多了,自然就上火了。
师:对。这个解释还挺直接。大家仔细体会,心对气的影响,及受到影响的气如何变动。
生2:我工作紧张也起溃疡。
师:紧张的时候,人是一团什么气?
生3:是一团紧缩的气吧?
师:是的。人一着急,气道一紧,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3:气紧就散不开,郁而化火。
师:嗯,是的。而且急的人,气是乱的,气又紧又乱,就郁阻在一些地方,沿经脉上行下行,找出路,以火的形成最终表现出来。
生:哦,所以会有郁火。郁火为何上浮呢?
师:不一定只上浮,人气上开下闭,气乱后,容易从上窍出,有时也从下窍出,如痔。
生3:那么治疗是不是先散开紧缩的气,再把气下来呢?
师:把紧张的劲解了,再把缩缩的郁气调开即是。
生:是,痔疮是心理内向的人容易得。我说的这个同事也是痔疮做过手术,不过她心理不内向呢。
生2:肝郁的人得痔疮,就是生闷气的人。
师:有些人生闷气,就使气憋在里面出不来,以后容易做大病。郁气,调开了,人即不会上火了。有余火的,用芩竹清散一下即可,不可下大凉药。
生2:刚才老师说拉稀一是虚,一是寒或湿,这个紧张拉稀会不会是气聚在上面了,下面空了?
师:不是,是紧张之气克了和缓之气的脾胃,使脾胃失去应有的蒸化作用,而拉稀。这就是肝乘脾,俗称肝泻。
生:她不是紧张拉稀,而是对食物特别敏感,吃点什么不对付的就拉稀。很容易拉稀,喝公司的桶装水都拉稀。她以前看中医,说她湿毒盛,她两年前全身痒的难受,最近好很多,但是手脚容易出湿疹。是脾湿吗?
师:那么是脾虚。脾虚运化出了问题,气甩不开了。肝强也是脾弱。肝强是邪强,脾弱是正弱。女的容易脾虚。有余火的,用芩竹清散一下即可,不可下大凉药。黄芩是苦寒的,竹叶是清散热的。芩竹不算大苦大寒的药,而且要配在它药中应用。
生:气甩不开所以有湿,还是气甩不开容易痒?脾虚气甩不开容易化湿,着急气紧容易化火?
师:是的,都会造成湿和痒。
病例一则
一个病人:“昨天,我上火,最里大牙的肌肉肿的厉害,今天几乎都没吃东西,嚼不成东西,喝水咽着都疼。口里还有两个口疮,请清风大夫看吃什么药?”这是开的方子,大家看一下:黄连3g,龙胆草5g,生石膏20g,生地15g,生姜几片,竹叶10g,党参20g,麦冬10g,陈皮5g,泽泻20g,当归1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