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明清医家对桂枝这味药的误解,导致后来人对桂枝望而却步,在外感上很少用桂枝汤,觉得桂枝汤过于燥烈。以至于现在的中医院校对桂枝汤过于忽略,觉得这个方子太稀松平常,小小的桂枝汤能治什么病啊?
桂枝汤方解
下面我们来解析一下桂枝汤。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桂芍VS姜枣草是一对阴阳。
桂枝、芍药是攻调药,是武器;姜、枣、草是调补药,是粮草,又代表能量,武器来攻邪得有能量的支援。
任何治病的方子都必须具备攻、补、调。攻也可以叫通,攻就是通,通就是攻。我们知道任何疾病都是由于虚、堵造成的,所以中医开方的基本原则就是攻补调,那么桂枝汤就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
其中最小最小单元的调补药就是姜枣草,这里面不完全是补,还有调,生姜是调,甘草和大枣是补。补中带调,攻中带调,很简单,就是分阴分阳,迭用柔刚,这是万世之道。
桂枝汤中的阴阳
首先桂枝是阳,芍药是阴。攻调药这边整体来看是阳,调补药这边是阴,能量是阴。粮草是阴,兵器是阳。那么在兵器里面,桂枝是阳,芍药是阴。姜枣草里,姜是阳,枣草是阴,又分阴分阳。枣和草又可以分,从味的浓厚来说,甘草是阴,枣是阳,枣煮出来是稀的,甘草味多浓啊,浓的这边偏阴,稀的偏阳,枣煮出来透亮。
分阴分阳,迭用柔刚,体现得淋漓尽致。桂芍为阳,姜枣草为阴。阳这边又分阳(桂枝)分阴(白芍)。阴这边一分,又分阳(生姜)分阴(枣草)。枣草又分阳分阴。所以说桂枝汤是万世不易之方,是群方之祖。
日常养生可以经常喝姜枣茶,可以调和营卫,燮理阴阳,非常有用。燮理阴阳,就是调和阴阳,整顿阴阳,管理阴阳。
那么正确的姜枣茶怎么做呢?
枣一定要焙焦,把枣皮炒焦。
桂枝汤中的枣不需要炒,是因为桂枝汤里有桂枝可以解这个枣的腻。但是如果只有姜,它解不了枣的腻。必须把枣的表皮炒焦,它这个腻劲就小了,然后再加姜,就是姜枣茶。
现在还没到夏天,正是喝姜枣茶的时候,如果中焦堵,可以加点儿陈皮。
桂枝汤的作用
桂枝汤又叫通经汤、解肌汤、阳旦汤。
通经汤,桂枝的作用就是通经脉,它没有什么明显的方向性,专门通经脉,经脉通了,真气就转起来,阳气就出来了,从而避免了真气因为堵塞而导致的一系列变症。最简单的就是心脏病、肾病、高烧不退,都是因为堵住了,压住了。
解肌汤,由于经脉堵塞,导致风寒湿痹克于肌表,那么桂枝汤还可以通经脉,解十二经,无处不到,所以它就可以解肌。
阳旦汤,旦当早晨讲,阳就是升阳,让身体里的阳气能够出来,叫阳旦汤。
桂枝汤最大的作用就是通畅经络。上边治头痛,下边治小腹肚子痛、例假痛经,胳膊腿疼、无处不疼,这些病,桂枝都能有作用。《伤寒论》里的方子大量应用桂枝,古代的《千金方》里大量地应用桂枝,大多数大方里都有桂枝。
桂枝汤的扩展
桂枝汤还可以扩展,比如桂枝不足以通经的时候加附子,叫桂附芍姜枣草汤,完全可以。
那姜枣草能量不足的时候可以加什么呢?加人参,叫参草姜枣。可以无限扩展。
那么芍药滋阴的,芍药再往上变,能加啥呀?有偏阳的可以加当归,偏阴的可以加生地,中性的可以加山药,中间的还可以加麦冬,这些是不是全是阴的药?无限加。如果当归上面想再加大力的药,可以加川芎。
桂枝这边,如果附子不够使,还可以加啥?加麻椒,加细辛,加吴茱萸,是不是都构成了攻药?
那姜枣草这边除了加参,还可以加啥?加黄芪,加鹿角胶。这些都可以,就这样往外扩展。
这边是攻,这边是补,那么大量的调药里边又可以继续分类,这就超出了桂枝汤的范畴了,桂枝汤是最简单的一个攻补调的方子。
刚刚有人问中焦堵怎么办,有结怎么办等等,这就不是这个方子能够驾驭得了的。
咱们讲完桂枝汤之后就讲麻黄汤,等到讲泻心汤和陷胸汤的时候,那才真正是解结的利器。中焦堵的情况,就需要这两个方子的模型去无限地演变了。
所有通的模型就是桂枝汤,所有撑的模型、向外发的模型就是麻黄汤。所有解结的模型就是泻心汤和陷胸汤。
为什么叫经典啊?这就叫经典,把基本要素、框架搭好,剩下的就是根据病症无限发挥下去,以达到调畅大气、祛除病气的效果。